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.9%,也就是说,每4位成年人中就有1位高血压患者。但很多高血压患者因为没有明显感觉,或觉得自己年轻时就开始服药伤害大,并没有接受早期治疗。人体心脏和血管组成了一个密闭循环系统。心脏收缩泵出来的血液大量流入主动脉血管里,会对血管壁造成一定冲击力,这就是收缩压;心脏舒张时,主动脉血管通过自身弹力压缩,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血管和器官,形成的压力叫舒张压。二者合称为血压,是血液循环到人体各个角落、为所有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的必要条件。
身体有个“血压理想值”
理想血压是收缩压小于120毫米汞柱,舒张压小于80毫米汞柱,120~139/80~89毫米汞柱为正常高值血压。
高血压分3级:
轻度高血压,收缩压在140~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90~99毫米汞柱。
中度高血压,收缩压在160~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100~109毫米汞柱。
重度高血压,收缩压大于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110毫米汞柱。
高血压怎样伤害身体
先损害血管
高血压最先损害血管,长期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大,会使血管弹性越来越差,好比一个气球被吹胀多日后,放掉空气也不能恢复原样。
进一步引发重点器官病变
血管问题又可能进一步引发心脏、大脑、肾脏等重点靶器官病变。
血压水平尤其与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,在高血压诱发的诸多疾病中,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,冠心病也明显上升,其他并发症还有心力衰竭、左心室肥厚、心房颤动、终末期肾病。
与肾脏互相伤害
肾脏损伤通常是因为顽固性高血压,持续10~20年的高血压会引发肾功能减退,部分发展成肾衰竭;肾损伤反过来又会影响血压控制,导致恶性循环。高血压带来的损伤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强,因此血压控制越早越好。
心血管专家的4条建议
目前我国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51.6%和45.8%,总体处于较低水平。不过从他国经验来看,加拿大经过加强高血压教育、国家社会干预,血压达标率已达64%。这说明只要加强管控,我国要达到2030年70%的治疗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。心血管专家建议:
1. 家家户户备个血压计
所有年龄段人群都应关注血压健康,每个家庭要自备上臂式电子血压计。
普通人群建议每周测1次血压,有危险因素之一的、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或55岁以上男性及更年期后的女性等,建议定期监测。
2. 青年人积极控血压
青年人高血压往往从血压波动大开始,这种波动较为隐匿。
平时要减少熬夜、规律进食、控制体重。如果症状明显,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时,一定要及早用药。
3. 中年人严格控血压
研究表明,血压在120~129/80~84毫米汞柱和130~139/85~89 毫米汞柱的中年人群,10年后分别有45%和64%成为高血压患者。因此长期血压接近临界值(140/90毫米汞柱)的中年人,要尽早就诊,听取专业防控建议。
4.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
▲饮食中减少盐、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;
▲坚持运动,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.5~23.9,即体重(千克)除以【身高(米)的平方】,男女腰围分别控制在90厘米和85厘米以下;
▲戒烟限酒,控制好情绪和睡眠。
|